張輝在各鎮調研時強調:以“三抓三促”為統攬 著力推動經濟社會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3月9日以來,縣委書記張輝深入各鎮開展調研,每個鎮利用半天時間,實地察看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全面掌握農業農村發展現狀。并召開座談會議,聽取各鎮推進工作的思路舉措,有針對性提出意見建議。他強調,要扎實開展“三抓三促”行動和“四實”活動,緊緊圍繞市委主要領導調研我縣提出的“五個方面”的要求,進一步“明方向、強責任、抓執行、促落實”,持續優化完善發展思路,謀深謀實發展舉措,跳起摸高爭先進位,著力推動經濟社會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張輝指出,今年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各鎮要搶抓機遇、把握優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件接著一件干,奮力推進各項事業走在前、作標桿、樹樣板,努力促進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張輝強調,要在產業發展上突出特色。以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為抓手,著力培育六大優勢產業,加快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持續做好玉米制種基地市場化競爭性配置,全力打造優質制種基地,加快推進制種產業營收本地化。用好“老樹開新花”關鍵一招,依托現有設施大棚和“臨澤珍美”區域公共品牌,著力推動綠色蔬菜規?;N植、商品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大力實施肉牛產業提升行動,持續推廣“小群體、大規模、跨區域”標準化養殖模式,打造全省肉牛養殖大縣。大力發展戈壁節水生態農業,以高檔果品、工廠化食用菌和設施蔬菜為重點,加快實施千畝智慧藍莓、千畝克瑞森葡萄等產業示范項目,做靚特色林果產業。加快實施生態水產智慧養殖項目,發展以南美白對蝦、螃蟹、鱸魚等為主的富鍶水產養殖。要在鄉村建設上因地制宜。緊盯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重點創建任務,著力實施鄉村建設及人居環境改善行動,以“塞上江南、戈壁水鄉”為主基調,將地域特色融入鄉村建設全過程,打造各具特色、各顯其美的和美鄉村。統籌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大力實施農房質量提升、集鎮改造行動和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鄉村建設行動,加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圍繞“實用性”做文章,引導農民居住逐步向村社區相對集中,為農業規?;?、集約化發展奠定基礎。深入開展清潔村莊綠化美化行動,加大高鐵、高速、國道沿路沿線衛生治理力度,持續做好治污治亂工作,不斷提升鄉村“顏值”。要在深化改革上務求實效。持續推進“一村(社)一塊田”“一企一基地”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改革,將資源優勢最大限度轉化為產業優勢。健全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擴大村級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革試點,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要素,把村集體經濟總量做大、結構調優、動力激活。探索推行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依法依規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培育發展鄉村旅游、餐飲民宿、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要在鄉村治理上守正創新。搶抓全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縣機遇,以切口小、落點實、效果好的創新舉措,持續健全完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機制,推行“組織引領、一網統管、常態走訪、定期說事、‘碼’上響應、接訴即辦”工作法和“一核三端五調”閉環管理模式,大力推行“黨建+群眾自治”“黨建+平安建設”“黨建+便民服務”,用好“敬比賽夸”“紅黑榜”等載體陣地,深化“曬被子·比孝心”“敬比賽夸”等文明創評活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鞏固長安杯創建成果。要在黨建引領上探索實踐。貫徹落實市委《清單指引》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優配強村級后備力量,打造黨建新亮點,開創工作新局面。持續強化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的整合利用,充分發揮聯合體黨委作用,一體推進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難題共解,推動傳統產業做大、特色產業做靚。深入實施村集體經濟提標倍增計劃,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強村富民、共同富裕和提升黨組織凝聚力互促共進。
調研過程中,張輝還與各鎮科級領導干部逐一談心談話,了解換屆后鄉鎮黨政班子運行情況,全面掌握干部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為年輕干部加油鼓勁。他強調,要落實一線工作法,多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改善民生、在一線尋找良策,真正把抓落實的力度和質量體現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身份、第一人稱上,在一線鍛煉磨礪、成長成才。要堅持統籌兼顧,增強系統觀念,樹立想干事的雄心、能干事的信心、干成事的恒心,集中精力抓要事、攻難事、成大事,不斷增強推動工作的行動力、干事創業的執行力、敢闖敢試的創新力,鍛造成事的真本領。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堅決克服推諉扯皮、拖沓敷衍、粗枝大葉等現象,大力發揚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作風,對當務之急只爭朝夕、馬上就辦,對長期任務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用釘釘子精神和繡花功夫履職盡責、干事創業,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