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屬有關單位:
現將《2023年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
??????????????????????????????????????????????????????????????臨澤縣農業農村局
?????????????????????????????????????????????????????????????????2023年3月13日
2023年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為切實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鞏固第二輪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成效,進一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助力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省市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以化肥和化學農藥減量化、農膜科學使用回收、秸稈綜合利用、尾菜處理利用、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為重點工作,持續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農業生產清潔化和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為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鄉村生態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2023年,全縣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8%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45%以上,主要糧食作物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利用率達到42%以上,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41.8%以上,全縣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5萬畝以上;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尾菜處理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1%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4.2%以上。
三、工作任務
(一)化肥減量增效。推進化肥減量增效、節水等標準化技術的應用,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穩步提高化肥利用率。建立大鴨村科技綜合示范點、沙河鎮化音村智能化水肥一體示范點、平川村高品質高原夏菜標準化生產示范點等農業科技重點示范點,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水肥一體化、高效農田節水、鹽堿地改良和土壤調理劑等技術示范,不斷提升科學施肥水平,進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
(二)農藥減量增效。以制種玉米、蔬菜病蟲害為監測重點,及時發布《病蟲情報》,準確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及最佳防治時期,指導廣大農民科學防治。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技術培訓,做好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新型植保機械推介,提高防治組織服務能力和水平。鼓勵引導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廣大農戶使用太陽能殺蟲燈、防蟲網、黃藍板、性誘劑等為主的綠色防控措施,為促進農藥減量增效和科學使用提供保障。健全完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
(三)農膜科學使用回收。緊盯源頭防控,聯合有關部門開展銷售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農用地膜的專項檢查,依法查處不合格產品。以地膜科學使用試點、省級農業生態環保等項目為依托,保質保量完成2023年度農田地膜殘留監測工作。逐步探索地膜“以舊換新”市場化運行方式,扶持已建立的標準化回收站走專業化、市場化回收模式。推廣加厚高強度地膜使用,推廣機械回收等高效回收技術,不斷提高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水平。
(四)尾菜處理利用。在尾萊處理利用核心示范區,開展不同類型蔬菜尾萊處理試驗示范。加大技術培訓宣傳,指導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對蔬菜生產和流通環節產生的尾菜進行肥料化、飼料化利用。積極推廣尾菜高效循環技術,帶動全縣尾萊處理利用。
(五)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堅持以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廢棄物對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農業領域全防全控,有效防止各類土壤污染源。嚴格落實耕地安全利用與嚴格管控的監督管理,有效防控土壤污染風險。強化有關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土壤污染防治的積極性和配合度,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六)秸稈綜合利用。建立健全秸稈資源化利用臺賬系統,進一步規范數據核算方法和調查流程,確保年度臺賬建設質量。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大力推廣應用秸高效利用技術,因地制宜積極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進一步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七)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積極推行“干濕分離、雨污分流”的清潔化生產和生態化養殖技術,建立健全畜禽養殖規?;?、種養結合資源化、源頭控制減量化、綜合治理長效化的工作機制,建設完善三級沉淀池、堆糞場等糞污處理設施。持續推進肉牛散養養殖戶“出戶入區”養殖模式,積極有效推廣養殖場(戶)通過畜禽糞污發酵、堆肥就近還田利用模式,實現畜禽糞污全過程治理。
(八)水產生態健康養殖。繼續實施以生態養殖、尾水治理、規范用藥、用藥減量等為抓手的水產健康養殖行動,嚴格開展禁漁執法檢查,確保禁漁期不發生違法行為。開展黑河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全面加強漁業資源養護工作。持續發展設施化、標準化池塘養殖,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工作責任。局屬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責任,增強對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主動擔當作為,做到思想不松懈,力度不減弱,工作上見真效。建立完善領導牽頭抓總、逐級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到事的工作機制。要規范建立污染治理工作臺賬,實行“月報告、年總結”制度,按時向局辦公室報送工作進展報表,并于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報送工作總結。
(二)強化項目帶動。持續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資金投入,扎實推進省級財政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等重點項目實施,加快項目進度,強化推進措施,確保項目取得實效,帶動提升全縣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水平。
(三)抓好宣傳引導。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相關政策、法規,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培訓,多渠道宣傳推廣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群眾落實好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推動農業清潔生產,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參與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