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鎮:黨建引航助力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今年以來,平川鎮以“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引擎”,強化改革創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組織保障,凝心聚力。“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該鎮把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劃分鎮村社“三級”網格122個,建立194人組成的專職網格員隊伍,充分發揮網格“多員合一、一員多用”優勢,把網格功能向全科網格轉變。探索完善社會協同機制,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兩代表一委員”的橋梁紐帶作用,發揮其在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群眾、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治理的機制,有效打通了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形成鄉村振興合力。
人才筑基,添智提質。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要堅持把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對此,鎮黨委積極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加大“土專家”、“田秀才”、“草根精英”、技能大師、民間藝人等實用人才培養培育力度,將77名農村各行業優秀人才納入村干部后備庫,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大力改善農村黨員隊伍結構,注重從農村致富能人、農民合作組織領辦人、退役軍人等農村優秀人才中發展35歲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學歷黨員,通過“筑巢引才”計劃,吸引各類人才回歸平川故土,積極把鄉土人才培養成發展能手和實用人才。通過引才育才、敬才用才,奠定鄉村發展的基礎,讓鄉村振興“勝人一籌”。
文化鑄魂,補鈣強筋。鄉村振興,既要“口袋鼓”,也要“腦袋富”。平川鎮堅持周二、周四學習制度,多次對鄉村振興相關文件進行學習,著力增強廣大黨員干部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充分利用農家書屋、文化綜合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拓寬鄉村文化活動表現形式,持續開展庭院懇談、村民大講堂等文化活動,充實廣大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產業賦能,培根植基。產業興,百業興。平川鎮始終把堅持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主要抓手,著力調結構、建特色、強品牌、擴規模,采取“養殖小區+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肉牛養殖,引導肉牛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在做好黃家堡村、三三村二期養殖小區建設和補欄的基礎上,新建三壩灣跨區域千頭肉牛養殖小區1個,實現各村養殖小區全覆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辛璧伶)
編輯:沈歡歡
????????????????????????????????????????????????????????????????????????????????審核:單國錦